蘭州大學嚴純華院士來訪并作報告
12月20日,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黃張根研究員邀請,蘭州大學/北京大學嚴純華院士來實驗室訪問交流,并作題為“Atomic?Manufacture and Catalysis of Rare Earth”的學術報告。報告由黃張根主持。
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發展了“串級萃取理論”及稀土分離流程的最優化設計方法,實現了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提出了“聯動萃取工藝”的設計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納米晶的可控制備方法,系統研究了稀土納米晶發光、催化等基本性質,開展了稀土納米晶材料的生物影像和生物催化技術研究。
在報告中,嚴純華首先深入回顧了單原子催化劑的起源與發展歷程,詳細剖析了金屬與載體間復雜而微妙的相互作用關系。接著,基于表面科學的原理,闡述了如何制備出單晶氧化鈰的活性金屬-載體催化劑,旨在深入探索表面缺陷與多相催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研究成果展示環節,嚴純華院士介紹了利用氧化鈰出色的氧化還原特性和獨特的酸堿性質,調控氧化鈰不同晶面上缺陷的分布。同時,通過載體和金屬的交換,進一步驗證了缺陷的創造和調控是實現高效催化轉化的關鍵因素。最后,以水煤氣轉換和電催化反應為實例,著重強調了表面缺陷相關研究在催化領域的重要價值。
報告會上,嚴純華就報告內容本身,以及分子層面缺陷研究等內容與現場參會人員進行了廣泛交流。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