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和浙江工業大學王建國教授到訪實驗室并作學術報告
9月18日,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樊衛斌研究員邀請,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和浙江工業大學王建國教授來實驗室訪問交流,并分別作題為“二氧化碳加氫制芳烴及綠色航煤技術”和“納米催化劑的微觀作用機制及工業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樊衛斌主持。
魏飛教授,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學術委員會主任、綠色反應工程與工藝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氣固多相反應及納米材料制備、清潔能源化工工藝及其工程化研究。報告從工業革命與能源的關系講起,分析了未來碳減排方面中國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實現碳減排的核心是開發顛覆性技術。進而介紹了研究團隊在CO2加氫制芳烴和綠色航煤等領域的研究進展,指出大規模發展的低成本綠電為CO2制芳烴、綠色航煤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高能量密度的芳烴是綠氫CO2轉化、儲存與利用的高效介質;利用生物質氣化或CO2加綠氫制備生物航煤具有很高的經濟性。
王建國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院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納米催化領域的研究。報告從催化劑化學工業“芯片”的重要地位講起,從工程角度審視催化劑的多尺度模擬,剖析如何建立“工業應用催化劑”與“計算催化劑”之間的關聯,提出模型解耦、多尺度計算耦合與空間位阻相互作用、覆蓋度效應、微觀反應動力學建立關聯的創新思路,并通過非鉛電催化臭氧催化劑、炔烴及衍生物半加氫催化劑的開發實例,展示了理論模擬方法在納米催化劑精準設計與調控領域的成功應用。
報告會上,兩位教授對現場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詳細的解答。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附件下載: